泰国得道高僧龙婆术传奇——僧俗教育
每天傍晚是帕蒙昆贴牟尼祖师给予比丘、沙弥、男居士、女居士训练的时间,有时他训练比丘上台说法,有时让比丘举行佛法上的辩论,帕蒙昆贴牟尼祖师亲自安排雨季安居期间的说法时间表……北榄寺的僧团已逐渐迈向正确如法的修行阶段,佛陀正法的光明开始在这里照耀……然而,尚有其它的隐忧存在。
附近人家的小孩常常群聚在北榄寺撒野胡闹,严重影响到僧众的静坐修学与生活安宁。这些蛮横的小孩成群结党,在北榄寺聚会射杀麻雀——是对佛寺的一种侮辱。他们不讲道理而且拒绝僧人们的驱赶,僧人们必须谨慎,避免与这些小孩发生冲突,因为他们的父母就是北榄寺的邻居,也是宁可保持现状,强硬反对帕蒙昆贴牟尼祖师改革作法的人们。帕蒙昆贴牟尼祖师观察到:
这些不受教育的小孩整天无所事事、到处游荡,在乡里制造纠纷与破坏佛寺的安宁,长此下去他们会变成不良少年。
不久,帕蒙昆贴牟尼祖师得到了施主的赞助,创办了一所小学,有三百多名小孩来报名,因为就学是免费的!许多结党反对他的居民开始了解帕蒙昆贴牟尼祖师造福乡里的作为,于是渐渐地能够接受他,北榄寺脏乱的情况从此才得以消除。
当时,正逢国王朱拉隆功大帝开始在全国设置公立小学,但是因为社会建设部的经费不足,所以暂时借用全国佛寺的部份地方作为教室,引进新式的教材与课程。在一次适当的机缘下,帕蒙昆贴牟尼祖师将寺中的小学移到邻近的佛寺去,两所小学合并,如此北榄寺可专作修行之用。
在学佛的过程中,解门与行门必须同时并重,帕蒙昆贴牟尼祖师本身就是在教理与修行两方面都通达的大师。他希望北榄寺的僧人也能如此,解行二门不可偏废,但是可以侧重。谁有研究教理的特殊倾向,就侧重于解门的钻研。谁有喜好静坐的特殊倾向,就侧重于行门的修持。至于在解行两方面缺乏资质与兴趣的人,则帮助蒙昆贴牟尼祖师管理佛寺。帕蒙昆贴牟尼祖师并不硬性规定每位僧人都必须修学,但是他坚持每个人都必须积极上进。
原本在北榄寺研读巴利文的比丘必须到其它佛寺求学,像:晨曦寺、善友寺、佑拉庸寺、马哈塔寺与契度彭寺。当初要进出北榄寺必须坐船,尚无道路可通行,所以这些比丘也要忍受与帕蒙昆贴牟尼祖师当年相同的艰辛,研究教理必须有坚强的毅力及付出相当的代价。
帕蒙昆贴牟尼祖师就任后不久,即费资二百五十万铢,建造一座长达六十公尺,宽十一公尺的三层大楼。一、二楼作为巴利经典的研究学院,三楼是教导大众静坐修行的场地。这座大楼能同时提供给一千位比丘、沙弥使用——包括北榄寺的僧人与来自其它佛寺的僧人。不久,帕司乍能县比丘巴利文的考试迁移到北榄寺举行,所有的僧人都能在北榄寺的餐厅享用午餐。
北榄寺比丘、沙弥的人数迅速增加,由原来的十三剧增到一千余人!帕蒙昆贴牟尼祖师从不嫌人多,越多僧人来住,帕蒙昆贴牟尼祖师就越欢喜,这正好符合他来北榄寺第一晚所发的心愿。北榄寺是全国第一所设有厨房、餐厅的佛寺,寺里所有僧人的饮食开销全由帕蒙昆贴牟尼祖师负责,他说:一人吃不够吃,多人吃吃不完。
北榄寺从佛历二四五九年,公元一九一六年开始为僧人提供饮食,在帕蒙昆贴牟尼祖师在任的四十三年中从来没有间断过在他圆寂之后仍然延续着,直到今天。有人问帕蒙昆贴牟尼祖师:如何能每天供养足够的饮食给这么多比丘,并持续这么多年,而且还有能力建造大楼、禅堂等种种建筑?帕蒙昆贴牟尼祖师回答说:
我们是佛陀的弟子,当我们的身、口、意清净,就有权利终生享用佛陀的遗产。反之,假如我们不是真正清净,即使来享用佛陀的遗产,也是不能持久的。
真正的善行就应该公开宣扬,让世人所闻,不值得讲述的是无事可吹嘘的人所作的伪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