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中泰建交40周年
诗琳通公主为兰实大学“观音阁”落成剪彩并观看歌剧“慈禧太后”
中国驻泰国大使宁赋魁阁下陪同
今年,是泰中建交40周年,泰国政府和民间都热情满满地筹办系列庆祝活动,纪念泰中友好关系40周年。作为民间的庆祝活动之一,泰国兰实大学“观音阁”落成剪彩仪式于4月29日隆重举行,诗琳通公主驾临亲自为“观音阁”揭幕,并在兰实大学新落成的音乐厅欣赏了泰语版歌剧《慈溪太后》。此前,诗琳通公主曾于1990年和2010年两度驾临兰实大学。
泰国前副总理、泰中友好协会会长功·塔帕朗西,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泰王国特命全权大使宁赋魁、文化参赞陈疆及教育组负责人周高宇一等秘书等数十位中泰嘉宾应邀参加了观音阁落成剪彩仪式,并陪同诗琳通公主殿下一同欣赏了精彩的歌剧表演。
兰实大学是一所实力雄厚的综合性大学,由泰国著名政治家、前国会主席阿提?乌莱叻先生创办,现有在校生3万多名,包括中国留学生近200名。2007年,兰实大学成为中国教育部正式承认学历学位的泰国高校之一。
加强对华教育交流与合作是泰国兰实大学坚持办学国际化的方针之一,除了传统的语言和文化学习之外,还更多地涉足医学、保健、人文、社会、经济、管理及新农业等专业领域。目前,兰实大学共与25所中国高校或民间机构开展友好合作与交流,正在进行的合作项目达到93个,包括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成立的“中-泰传统医药研究中心”及制药厂、与云南财经大学合作开办的“云南财经大学曼谷商学院”等。
为了进一步提升对华教育合作水平,兰实大学于2012年正式成立“中泰合作交流处”,专职为校内33个院系开拓与发展对华交流合作提供支持。2014年,兰实大学拨专款为中泰合作交流处建设一座具有中国建筑特色的办公楼,楼前供奉一尊中泰人民所熟悉并膜拜的南海观音像,取名“观音阁”,以此纪念中泰友好关系40周年。
【补充资料】
观音阁的建筑构思
兰实大学观音阁建设构想大概是在2011年年中提出来的。在此之前,中泰合作交流处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只能在几栋办公楼里见缝插针地辟出一块临时办公室,没多久就有可能带着繁重的文件资料和办公物品再次搬家。随着兰实大学对华合作逐渐扩大,老师和工作人员们承担的工作量也越来越大。校长阿提?乌莱叻博士充分意识到为中泰合作交流处提供一处固定办公场所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泰友谊的象征—观音阁由此诞生。
观音阁外形的构思,并不是来自于搜索图片或说明材料时产生的灵感,而是在综合考虑了各种关联因素之后作出的决定。正因为对观音阁建造初衷与未来使用用途有着深刻理解,因此,当与设计师商谈建筑设计的时候,第一个蹦出的灵感就是“砖”。
为此,设计师专门驱车2个小时,来到曼谷以北的红统府,考察了一个具有上百年历史的砖厂。可惜,它的砖窑都是柴薪窑,生产耗时、成品率低,无法满足当今市场的需要,大部分砖窑都已遭废弃。但是,类似外星人堡垒式的砖窑,还是让设计师忍不住要思考:这一类建材今后到底还有没有前途?
无论如何,泰国的砖多是红砖,中国的砖多是灰砖,这是因两国土壤不同而产生的自然差异。在校方决定用灰砖建造办公楼,同时确定用本土砖替代中国的进口砖后,设计师绞尽脑汁,希望能借助民间智慧和本地原材料生产出所需的灰砖。当时,砖厂也探索二次窑烧技术。结果,设计师从实践中学习到,采用二次窑烧技术,烧出的砖重量会产生变化,但砖色可从红变成灰。正是依靠民间智慧,设计师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用泰国粘土烧制成中国式的灰砖。
观音阁楼宇外形,在设计时首先考虑的是经典的对称形。楼宇设计成左右两个相对独立的空间,但共用一个屋檐,中间可通连,既可保留楼宇的整体性,又可实现差异性装修装饰。建设时,虽然用的是同一种灰砖,但考虑到建筑空间的功能差异,因此,在砌墙时,也采用了不同的砌墙工艺:办公区部分,墙体厚实;展览厅部分,墙体通透。设计师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在砖厂反复试验,最终用特制的模型生产出一种“竹节砖”--长方形的砖体侧面,有一小小的凸角,尖尖的,类似“竹节”。这些砖,既可以横着砌,也可以竖着砌。办公区部分,用灰砖横着砌成实心墙,密不透风,凸显墙体和光影交映的美艳;而展览区部分,则用灰砖竖着砌成一根根“竹子”(柱子),“竹”与“竹”之间保持均匀的间隔,“竹排”内侧立起一面玻璃墙,两者搭配后构建的墙体,犹如一扇百叶窗,替展厅遮挡强烈的阳光。
观音阁室内使用面积约为500平方米,其东翼是展览厅,西翼为办公区,包括会议室、办公室、教室和休息室。
观音阁的建筑特色
在兰实大学刚刚启动观音阁建设工程的时候,就有不少人问及这座建筑的设计理念,在此请允许我略作介绍。首先,我们考虑这座建筑要具有中国建筑风格,并能体现中国艺术文化特色。在设计上,做到了传统与创新的完美结合,在装饰上使用了中国代表性植物—竹子,让整座建筑显得更加清爽、美观,而楼面则采用了特制的竹筒型墙砖,让楼与竹自然融合;其次,考虑兰实大学曾经遭遇数十年一遇的水患,因此,最初的设计是想把这栋楼建成一座可以根据水位高低自动升降的楼宇,但考虑到建筑的复杂性,最终从实用和美观角度出发,设计成一潭池水环绕着一栋楼宇,达到一种飘浮的视觉效果;第三,为了让这栋楼宇真正成为泰中友谊的象征,真实体现泰中文化的高度融合,因此,特意在楼宇前安置了一尊泰中人民所熟悉和共同膜拜的滴水观音像。我相信,这尊造型典雅、神态慈祥的观音菩萨,一定会保佑泰中友谊世代相传、万古长青!